第1章 三山关外守村人,闻仲启慧开阳神 (1/2)
换源:
节点一 ↓

第1章

三山关外,不起眼的小村落之中,一个农户人家今天正在举办喜事。

一个蓬头垢面,衣不蔽体的少年正在忙上忙下,替主家张罗着杂活累活。

时至晌午,新娘子已经迎入门中,四周的左邻右舍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喜宴。

“你这孩子,让你进去坐你也不坐,没有人嫌你脏。”

主家的妇人看着少年忙得满头大汗,忍不住有一些心疼。

少年只是憨厚的摇了摇头,指了指墙角边上的石凳。

片刻之后,妇人端过来一盆肉菜,还有几个大馒头,递到了少年的身边。

少年大为欢喜的看了一眼,也不说话,就是抱着饭菜就吃了起来。

妇人见到这一幕,也只能无奈的笑了笑。

“吁.....”

这个时候,一个骑着白马、穿着盔甲、英姿飒爽的女子策马来到了这农户旁边。

女子翻身下了马,朝着那妇人微微点头。

妇人见到这一幕,顿时喜笑颜开的说道:“原来是邓将军,今日怎么来了我们这个小地方?”

这女子便是三山关守将邓九公之女邓婵玉。

邓婵玉此刻说道:“大娘,这几日听说有山匪出没,所以来通报一声,乡亲们晚上记得关好门窗。”

妇人一听,脸色微微一变,随后说道:“三山关这一带有邓将军在,哪里还有什么山匪敢来。今日适逢家中有喜事,想必将军还没有用过饭吧,这粗茶淡饭不知道能不能入将军的口。”

“给。”

就在这个时候,少年从墙角站起身来,擦了擦手,将一个白馒头递了过去。

“大娘,我吃这个就行了。”

邓婵玉一看,顿时莞尔一笑,将那馒头接了过来。

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,就发现少年眼神当中灵光涣散,不似那正常模样。

“这孩子叫做陈平安,自幼爹妈得了瘟疫去了,从懂事开始就是浑浑噩噩,可惜村里人没有什么银钱,也请不起大夫,这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。”

“这些年有一顿没一顿的过着,帮着我们下地干一些粗活,只不过这孩子懂事,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。”

妇人叹了一口气,随后指了指少年的头,示意这少年有一些痴傻。

邓婵玉并不介意少年递过来的馒头,她十二岁便随父亲征战沙场,什么苦头没有吃过。

陈平安眼神干净,自己过得不如意了还能将馒头送给她,邓婵玉不由得起了几分恻隐之心。

邓婵玉吃着手里的馒头,一边问道:“大娘,他的家在哪里,等回头我过来巡逻的时候,给他带些被褥吃食。”

妇人指了指村尾的位置,“那一间塌了一半的房子,就是他的家。”

邓婵玉点了点头,然后翻身上了马,却发现陈平安此刻只顾着干饭,并没有理会其他。

陈平安吃饱了饭之后,帮着妇人收拾碗筷,一直忙到天快黑了才回家。

拎着几个馒头,陈平安自顾自的走着。

就在这个时候,有两匹快马朝着陈平安的方向跑了过来。

“我认得你....”

陈平安下意识的将手中的馒头递了过去。

邓婵玉从马上下来,摇了摇头,此刻她手里还惦着一些被褥、衣物,一袋粮食。

另外一人须发皆白,但是精神矍铄,眉心之中有一道深邃的印记。

“你留着吃吧,我们都吃过了。”

邓婵玉浅浅一笑,随后看向了那老者,“闻伯伯,就是这里了,听闻你擅长仙术,能不能帮我看看这小子。”

“这村里的大娘说这小子是年少的时候落下病根,不知道还能不能治愈。”

这老者正是殷商当朝太师闻仲,闻仲与邓九公也颇有交情,此来三山关与邓九公商议军机大事。

邓婵玉却缠着他让他来给一个普通的后生看病,闻仲拗不过邓婵玉,只好抽空跟着来了。

“小友,可否请老夫入内一坐。”

闻仲淡然说道。

陈平安一听,愣了愣,然后急忙跑过去将木门推开。

邓婵玉一手惦着一大袋粮食,一手拿着被褥、衣物,却轻松无比,她天生神力,英武不凡。

等入了陈平安的家,邓婵玉打量了一眼,家徒四壁,不过却打理得很干净。

闻仲则是颇为欣慰的看了一眼,道:“玉蝉,多行善道,多修因果,自能积攒冥冥之中的福报,你能有此心,也是陈塘关百姓的福分。”

邓婵玉微微点头,道:“闻伯伯,我知道了。”

陈平安将唯一的凳子搬了过来,用衣袖擦干净,示意闻仲坐下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