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 黄巾骂街,孔融破防欲迎敌! (1/2)
换源:
节点一 ↓

刘孔慈见孔融迟迟不发话,只好主动开口,生怕孔融还是想重用太史慈:“主公,现在的问题,其实就是这三家里选哪家做援兵吧?”

但孔融听了,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。

他没有那种喜怒不形于神的城府,有什么感情都会直率地表现出来,做朋友,这份真率可能是魅力;但做一方官员,这无疑是一个负面特征。

之前还附和刘孔慈的那些文士,看出主公神情不对,都和那刘孔慈一样,担心孔融变卦,都纷纷劝孔融快拿主意。

太史慈知道时机已经成熟:“这些草包,连他们的主公是什么人都不知道,居然在这大呼小叫,真是可笑!虽然什么杂号将军我不稀罕,但打打这些草包的脸,让孔融知道我是文武全才之辈也没有坏处。”

于是太史慈开口了,他武艺高强,一说话登时声如洪钟,盖过了这一众草包如同菜市场一般的喧哗:“太史某知孔北海所忧是何事!”

孔融想的是什么,太史慈当然明白。

孔融的顾忌,在太史慈看来,是非常幼稚而可笑的行为,也只有这些臭不可闻的腐儒念念不忘。

但这刘孔慈,枉为孔融心腹,说起话来,偏偏比孔融还幼稚可笑!

孔融见太史慈来为自己说话,心中当然是无限欢喜,但他故意控制了喜悦之情,徐徐开口:“说来听听。”

太史慈见有了孔融允许,当即回答:“这三路诸侯,固然都能破管亥。然而袁本初、曹孟德辈,尊汉室否?”

登时,这些草包脸上,都是一副豁然开朗的表情。

孔融自诩大汉忠臣,那么想废汉献帝,另立刘虞做皇帝的袁绍,在孔融眼里,和管亥一样是国贼!

刘孔慈对面的那个文士却不服:“当年十八路诸侯会盟于酸枣,曹孟德可是唯一敢追击董贼的!”

他说出口,就猛然觉得失言,慌忙闭上了嘴。

为了证明曹操是汉室忠臣,他不惜搬出诸侯讨董的事,却忘了孔融也参与了诸侯会盟,也并未追击董卓!

追击就是忠臣,不追击就不忠,这是暗骂孔融吗?

太史慈用余光瞥了一眼孔融,发现孔融表现果然变了一变,但旋即装作什么也没发生,就此恢复正常,心中登时乐了:“这群草包,真是百无一用!”

不等太史慈反驳,那方才没有参与骂宗宝的末位文士主动开口:“既如此,曹孟德为何收编了青州黄巾军,将他们锻炼成青州兵?”

太史慈见这文士说话不紧不慢、不卑不亢,避开了让孔融尴尬的“未追击董卓”,却也说得合情合理,又是为自己说话,登时对他又增几分好感,心想:“此人绝非等闲之辈,待此间事了,我一定要拉拢他。”

其实曹操收编青州兵,是给流民一口饭吃,这些流民被收编后,既能充实曹操的战斗力,又不至于继续为害,哪怕对汉室而言,也是有利无害的。

但这些草包,哪里想得到这番说辞,被末位文士这一问,登时熄火了。

刘孔慈却还是不服:“陶恭祖呢?他不是汉室忠臣不成?”

太史慈立刻回答:“自郯县向北海发兵,中间又隔着何人?”

刘孔慈这次彻底哑火:“臧……臧霸……”

太史慈点了点头:“臧霸在青徐边界,是颇有实力的地头蛇。此人有今日气候,难道不是从陶徐州起家?陶徐州若能收回此人的兵权,早就发兵了,何至于让他壮大到今日?虽然臧霸明面上效忠于陶徐州,但实际上怎么想的,各位心里其实有数吧?”

事实上,臧霸可没有什么反过来吞并陶谦的意思,就是想安心割据泰山罢了。但太史慈说得信誓旦旦,这些草包们就是本来不信,也被先声夺人,相信臧霸想反过来吞了陶谦,于是一个个都不说话了。

末位文士附和:“这三镇诸侯,都不能请。若是想请外人援手解北海之围,还应另寻忠义之辈。”

孔融对太史慈的这一番说辞颇为满意,点了点头:“不是孔融不想,实是若请那袁本初、曹孟德,无异于引狼入室;而陶恭祖虽有资金,并无军略,纵然有心,岂能穿过臧霸的领地,来解北海之围?”

这些草包,这才恍然大悟。

但问题找到了,解决问题的方法,却还是没有,一时之间,城楼上一筹莫展。

登时,城楼之中鸦雀无声,自刚才的各抒己见,变成了一份沉重的静默。

但城楼中安静,城楼外,却又不同了。

战争还在继续,那些黄巾军见骂太史慈无果,转而开始骂孔融了。

“孔融!你再不出来,你就是冒认的孔子后人!”

“孔融!你私生子落入我们手里了,不出来看看?”

“没想到啊,天天道德文章的人,实际上好色如命!”

“孔融!别以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