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:元朝臣子们义愤填膺,可恶的光幕,胆说大元亡矣,将它打下来! (1/2)
换源:
节点一 ↓

【接下来,便到了盛极一时的蒙古族】

【提到这一族,就不得不提一个人:成吉思汗铁木真】

【短暂的一生中,成吉思汗一统大草原,父子统治的疆域,动起朝鲜,西到葱岭以西的中亚】

【当然,原本就羸弱的南宋,自然无力抵挡蒙古铁蹄,最终元朝代宋,南宋灭国】

【然元人虽然入主中原,也有一些开明之人学习华夏文明,然森严的等级制度让华夏儿女难以生存】

【有道是哪里有压榨,哪里就有反抗!】

【元朝立国不足百年,便因为对民间的倾轧,本身的腐朽,最终元人陷入内外交火的局面】

【随着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的异军突起,元朝被迅速赶出中原】

【无数蒙古人色目人依附于大明,这些人被禁止族内通婚,并且被取缔了本身的姓氏,通过此类手段,迅速同化大批蒙古人,以至于数代之后,蒙古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血统,言行举止已经与汉人无异】

【剩下的蒙古人,则被重新赶到关外,虽有满清与之通婚,再度强盛,却终究远离了辉煌。直到现代,内附的蒙古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,与汉人一样,而没有归附的外蒙百姓,却穷的叮当响,俯仰我国鼻息】

……

大秦。

始皇听说华夏的南宋被灭,不禁又有些郁闷,不过听到最终蒙古又被赶出去,再度松了口气。

“还好,这些外族终于被赶走,华夏依旧在我们的后人手中!”

“不过这些蒙古人确实厉害!”

“朕听方士说过,极西之地确实有一片叫葱岭的大山,距离大秦十万八千里远!这蒙古人能打到那里,确实有一套!”

“但这么厉害的民族,最终还是被我们赶走,看来,能笑到最后的,还得是我华夏儿女!”

后世之人让始皇感到骄傲,这让始皇对剿灭匈奴更有信心。

……

大汉,武帝。

“蒙古?这么厉害?既如此,那朕得早为后世打算,找到他们的部落,提前将他们灭了,免得以后为祸后世儿孙!”

于是武帝下诏,命令卫青和获取除了征讨匈奴,还要打听一个叫“蒙古”的部落。

……

大唐,突厥既已被灭,太宗这些年正在享受着万古来朝,感觉周边蛮夷除了吐蕃外,已经没什么值得正眼相看的对手。

但听着光幕里的声音,李世民突然又警觉起来。

“草原上历来不缺强盛的游牧部落!先有匈奴,后有鲜卑,又有突厥!如今突厥虽然被击破,但若放松下来,不出几十年,必然会有人再度崛起!”

“既然这个叫蒙古的部落能迅速壮大,给后世造成了灭国影响,那倒不如朕现在就派兵找找,防患于未然。”

想到这里,李世民自己把自己的爱将薛仁贵召来。

”“立刻带兵入草原,寻找一个叫蒙古的部落!若能找到,灭之!”

……

元朝,至元八年,忽必烈建国大元。

然而登基这一天,天空中突然降下光幕。

众目睽睽之下,光幕中讲起了大元的建国和灭国。

起初,听着先祖的丰功伟绩,忽必烈和大臣们喜气洋洋,都觉得这是祥瑞,是上天给来助兴的。

结果听着听着,很快就变了味。

“大胆!竟敢说大元会灭国!打散这团光幕!”

忽必烈无比愤怒,亲自弯弓射箭。

但光幕极高,箭矢离的老远就无力地掉下来。

“都给朕捂住耳朵!不准听!”

忽必烈气急败坏,作为一个资深的汉文化研究者,忽必烈自然知道这东西对于华夏有多提神醒脑。

果然,只是随便一瞥,就看到一些汉臣眼睛冒光,明显十分激动。

“晦气,这难道是亡国之兆?”

眼看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,心烦意乱的忽必烈突然乱了心智,愤愤地回了寝宫,登基仪式就这么草草结束。

待冷静下来后,忽必烈又想了很多。

“匈奴、突厥这些部落都对华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,但即便是五胡乱华,无数胡人已经打进来,最终却还是被赶了出去!”

“我大元会不会也像那些部落一样,最终也被赶出去,甚至还要遭到他们的疯狂报复?”

想到这里,忽必烈突然很是担忧。

“得弱化一下矛盾啊!”

“不说为了延续国祚,起码到了灭国时,不会遭到华夏人的穷追猛打!”

想到这里,忽必烈突然下诏!

“重修人种制度,蒙古人还是一等,南人列位尔等!谁敢肆意欺凌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